什么是一物一码,一物一码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什么是一物一码?“码”,即标识,也称为ID,码本身代表一串编码信息,具备唯一标识性;“一物一码”顾名思义就是一件商品拥有唯一的身份识别码,利用一物一码Saas云平台和物联网技术让品牌商与渠道商、零售终端与消费者无缝连接,从而能提供全面的防伪,防窜,溯源,营销等一体化解决方案的一种技术。

一物一码通常具有三重属性

原生属性:码所代表的编码信息,如算法、格式、位数等。具有唯一性,即为原生值,也称空码;

场景属性:针对不同的场景应用对码赋予不同能力和属性,即场景值,如:防伪场景、营销场景,防窜货场景,溯源场景等;

活动属性:当场景需要激励时,便可赋予码活动属性,即活动值,如活动时间、中奖概率、奖品信息、参与策略等,通过活动属性满足场景需求。

但,码刚生成只具备原生属性,也称空码,然后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赋予场景属性和活动属性,而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空码赋值”。

通赢科技一物一码具备这三重属性,先生成空码,具备“原生属性”,不能直接应用,然后针对品牌商需求开发功能系统,赋予一物一码场景属性和活动属性,逐步落实应用。微信在2019年上线了一物一码,但不提供落地小程序开发,由品牌自行开发或委托第三方服务商(通赢科技)开发。

行业现状

一物一码行业现状品牌商在IT时代向DT时代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销量下滑、成本上升、客户流失和竞争加剧等痛点,而传统的促销方式存在促销成本高、消费者参与率低、费用被截留、过程不可控、效果无法监控、数据无法收集等问题。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微信的市场普及和用户扫码习惯的养成,一物一码营销应运而生,以二维码为核心入口,打通线上线下,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促销模式,开启创新、可参与的活动形式,并可根据促销对象进行灵活动销,兑奖方式简单快捷,扫码交互体验良好,促销效果远高于传统的促销模式,并可避免传统促销的弊端。

“一物一码”已经应用至各个行业,尤其在快消行业应用最为广泛,但快消行业对“一物一码”的侧重需求不同,生鲜、粮油食品和乳制品行业对溯源有明显需求;保健品、化妆品则更多应用到一物一码的防伪功能,而扫码营销则被更多应用在酒水、饮料、休闲食品等领域。

一物一码覆盖商品的全生命周期,包含商品生产、流通、销售的各个环节,同时通过商品媒介为品牌与消费者建立沟通桥梁,通过精准化的营销来为品牌降低成本、提升销量、并最终通过数据沉淀、分析为品牌的市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在一物一码应用具体业务分类中,扫码营销业务占比最大,溯源业务主要应用于国家监管行业,是其监督食品安全的入门门槛,防窜管理对赋码实施能力要求较高,而经销商的扫码意愿对品牌的防窜管理有阻力;纵观各个业务模块的发展现状,扫码营销业务以其入门门槛低,效果突出将成为未来竞争激烈的细分业务领域。


一物一码互动营销

一物一码互动营销作为目前最常用的营销方式之一,依然是与消费者产生深度关系的最佳途径。要真正有效地利用互动营销拉近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促进销售,核心还是要抓住消费场景,收集消费者大数据,掌握消费者的真实行为喜好。而一物一码互动营销就是在这种需求下有效的解决方式。

采集用户大数据

一物一码互动营销通过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成为消费者与企业互动沟通的流量入口,消费者扫码参与营销活动,即可关注企业微信公众号,企业可通过通赢码一物一码SAAS后台对所有扫码用户添加标签进行分组管理,消费者每一次的扫码信息都会被记录在后台。

通过对每个扫码的用户数据收集分析,逐步清晰描绘出用户画像,为后续的精准营销以及产品研发改进提供大数据支持。

精准触达消费场景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极度依赖手机等移动设备,消费者在哪,企业就应该在哪与消费者进行互动,而一物一码互动营销就是通过产品这个与消费者接触频率最高的触点,用二维码连接企业和消费者,打通微信这个最佳的互动沟通平台。

营销去乙方化

在过去的2016年,27%的品牌在去乙方化,营销策略和执行不再依赖营销代理公司,而一物一码互动营销正是给企业品牌创造了一个去乙方化的机会。

依靠产品本身上赋码的方式去做互动营销,可以摆脱以往依赖营销代理公司提供服务的方式,企业自主把握营销策略和执行,在营销过程中不断收集用户大数据,即时了解营销的真实效果,通过活动收集的数据经过分析后又可以成为下一次营销活动的指导依据。

提高销售转化能力

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把之前消费者的决策权从一个物理的产品变成了一条线,一个线性的产品,从产品的选择,到购买产品,到后续服务以及重复购买的整个过程,消费者更愿意参与到其中。

所以产品的购买不只是“购买行为”,而是“购买过程”,通过一物一码互动营销就可以清晰掌握消费者的购买过程,消费者购买了哪一款产品,购买后有没有关注企业公众号持续了解品牌信息,之后重复购买了产品多少次,这些数据信息都可以通过消费者扫码获取。

同时通过一物一码互动营销与企业微电商平台对接,让产生重复购买兴趣的消费者可以快速做出决定,形成销售转化。


京ICP备0703197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5317号